芍药切花不开花是什么原因-菏泽市牡丹区芍药种植协会
Website Home

一1.繁殖方法。

切花品种芍药的繁殖,以分株苗为主,该法见效快,且能保证品种的特性。
2.分株的要求;
分株的季节宜于每年秋季的10月份前后,即白露至立冬间均可进行?

分株时,要利用其自然纹理小心地分开,每株一般保留3-5个芽,剪去腐根及不必要的大根。

分株时注意不要碰伤芽体,对于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阴干后,用草木灰涂抹伤口,或用50-1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泡30分钟,以杀死其附生的病菌。
3.品种选择;

宜选择适于切花的芍药品种,如黄金轮、冰山、玉洁、春晓、菱花晨浴、山河红、竹叶红、红峰等。

4.栽植。
株行距按70厘米×70厘米栽植?
穴的深度为20-24厘米,穴口直径为18厘米!
然后将分株苗放在穴内,一边填土,一边轻提分株苗;
上提的标准以芽尖与土壤表面相平为宜?
最后填满土,捣结实,并封地堆,以利越冬。
5.田间管理。

早春要深锄一次,并挖松年前栽植时所封的土堆,注意不要碰伤芽体,不要使芽尖过早的裸露于土表面。
中耕除草一年要进行8-10次,结合雨量控制锄地的深浅和次数?
其需肥量较大,一般分为花前、花后、越冬三次施肥。

以越冬肥为主,越冬肥每667平方米施堆肥2-3平方米,饼肥150克。
根外追肥是在芍药展叶后,一般每5-7天向叶面喷施0.1%-0.2%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,连续4-5次即可;
芍药为肉质根,比较抗旱,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,保持土壤干湿相宜。
切花芍药一定要及时摘除侧蕾,花蕾在生长期内,应及时喷水除去粘液;
6.病虫害防治!
①叶部病害!
主要有黑斑病、灰霉病、红斑病等?
防治方法:定期喷洒50%多菌灵500倍液!

②根部病害。
主要有白绢病、紫纹羽病等?
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,减少重茬;
再后及时排水,避免积水!
栽植前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、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1∶1000的比例对水浸泡消毒;
发现病株,及时清除并对其周围土壤进行消毒,以减少病害的侵染。
③虫害;
根部虫害主要是蛴螬,4-9月份危害最严重?
防治方法:结合施肥每667平方米施15千克呋喃丹颗粒剂;
叶部虫害为蚜虫,防治方法:结合喷施叶面肥,加入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,可消灭蚜虫;

1.栽植。

应选择地势高燥,土壤肥沃、疏松,排灌方便的地块,株行距按80厘米种植,每亩种植1000株,一般定植2年后采切花。
2.施肥;
芍药喜肥,充足的养分是芍药切花优质高产的关键?
施肥以有机肥为主,无机肥为辅,施足底肥。
追肥可在11月份进行,每亩施饼肥200公斤,磷酸二铵30公斤,沟施或穴施!
3.浇水;
切花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是否得当,如果天气特别干旱,应在花前浇水,否则花的直径变小,花瓣层次变少,颜色变浅;
芍药为肉质根,耐旱,一般情况下不需浇水,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。
4.病虫防治?
芍药采切前易发生蚜虫危害,直接影响切花质量。
用40%的氧化乐果2000倍液叶面喷施,加以防治!

雨季(7至9月份)叶面易发生红斑病,导致叶子干枯。

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,每月一次,加以防治。
芍药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,危害根部;

施肥时每亩用3至4公斤颗粒辛硫磷施于土中。

5.去侧蕾。
有的芍药品种一枝上有几个花蕾,应留主蕾去侧蕾,否则会影响花的质量?

6.品种选择。
切花生产不仅要求品种多,花色全,数量足,而且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早、中、晚俱全,以确保切花分期分批连续供应市场!

近几年来借助冷库,低温冷藏保鲜、大棚促成栽培、异地种植手段可使切花供应时间延长4个月。
菏泽芍药品种有300多个,符合切花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10%,菏泽市牡丹研究所选育出一些适宜作为切花的品种,如白色的“杨妃出浴”、粉色的“睛文”、红色的“紫琼绣球”、黄色的“黄金轮”、黑色的“铁杆紫”等。

7.采收。

芍药剪切最佳时间是在花蕾显色变软而未开花时,采切过早会造成不开花。

剪切时间最好在5至10时,中午气温高,蒸腾作用强,不易采收。

剪切位置在距地面第一片叶以上,随即放入准备好的容器内。
如果切口过低,雨水会随伤口往下流,造成根部腐烂。
8.包装、贮存!
切下的花枝应迅速转移到低温的室内按花色品种分开;
为了保证花枝清洁并避免贮藏过程中霉烂变质,采后先去掉下部叶片,只留上部3片复叶与单叶,再用清水冲洗,放入40%的多菌灵1000倍与40%的久效磷2000倍配成的混合液中浸一下,稍晾后待叶面无水珠,每10支一扎,放入内置聚乙烯膜袋子的纸箱中。

在0℃至2℃的环境中贮存可达6至8周,最好采用空运来缩短运输时间。
切花芍药苗供应基地有很多,比较不错的还是菏泽盛赢牡丹园艺专业厂家,基地面积大,实力强大,价格上经济实惠,切花芍药苗成活率高,种植经验丰富,为大家推荐下,有需要的可以参考下药花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花,很多人在家里种芍药花?
那么自己养植的芍药花为什么好几年都没有开花的迹象呢?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芍药栽种几年不开花的原因,希望你会喜欢。

芍药栽种几年不开花的原因已成龄的芍药,一般都在每年4月份后开花。

如果种植土壤不好,阳光不足,再加上营养不够,就会出现多年不开花的现象。
要使盆栽芍药孕蕾开花,需做到:①放置在室外向阳又通风处,盆土要疏松肥沃,忌积水。
②注意增添养分,如冬季休眠期,应施入基肥1次,可用氮、磷结合的有机肥料,也可以采取豆饼屑加入骨粉拌和后加入?

初春生长枝叶时,再施入1-2次氮、磷结合的追肥。
这样,植株就能孕蕾开花了;
养殖芍药的注意事项施撒肥料:追肥要控制,每年追肥三次,第一次在新梢迅速抽出!
叶及花蕾正伸展时,以施速效肥为主,称之为促花肥!

浇水要点:芍药适当浇几次水,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,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。
修剪要领:芍药为了使芍药花多色艳,生长健壮,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!
芍药整形主要包括定干、修枝、除芽、疏蕾、剪除残花等工作?

芍药栽植2~3年即可进行定干。
对生长势特强,生长旺盛的品种,可以修剪成独干的芍药?
对生长势弱,发枝数量少的品种,一般剪除细弱枝,保留强枝;
盆土更换:盆栽芍药可结合分株一两年换盆一次,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!
如株丛不大,就不要分株!

芍药换盆时宿土不要打碎,在无根处去掉部分陈土,剪去烂根。
加新土时,适当加一些磷肥作基肥,不可太多;
上盆后放阴凉处养护,约一星期后移置向阳处!
繁殖要点:1、芍药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:分株、播种、扦插、压条等?
其中以分株法最为易行,被广泛采用。

播种法仅用于培育断品种、生产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药材生产。
2、栽培时根据根系长短、大小挖坑,注意根部要舒展,不宜过深,覆土以盖上顶芽4~5厘米为度,栽完后浇一次透水,壅土越冬;
芍药的病虫害防治病害芍药病害主要有芍药灰霉病、芍药褐斑病、芍药红斑病,芍药锈病;

芍药锈病:该病只发现为害芍药,受害后叶部出现粉状斑,并促使地上部枯死,严重影响观赏和生长开花。
该病的病原属真菌中的担子核辐射类,以菌丝或冬孢子堆在越冬寄主的病组织上越冬!
第二年四至六月份冬孢子成熟,借风力传播到芍药上,五月上、中旬芍药开始发病,产生夏孢子堆,并以夏孢子重复侵染蔓延,后期形成冬孢子堆,冬孢子成熟后侵染松属植物,并于该植株上越冬?

虫害金龟子害虫种类与被害情况:危害芍药的金龟子有多种,如县黑绒鳃金龟子、苹果丽金龟子、黄毛鳃金龟子等,其成虫危害芍药叶片和花。

幼虫蛴螬,虫体近圆筒形,弯曲成“C”字形,乳白色,头黄褐色,有胸足3对,无腹足。

取食芍药根部,造成的伤口,又为镰刀菌的侵染创造了条件,导致根腐病的发生。
介壳虫介壳虫又名蚧?
危害芍药的介壳虫有数种,如吹棉蚧、日本蜡蚧,长白盾蚧、桑白盾蚧、芍药圆蚧、矢尖盾蚧等!
介壳虫吸食芍药的体液,使植株生长衰弱,枝叶变黄?

发现个别枝被介壳虫危害时,可用软刷刷除,或剪去虫害枝烧毁,抓住卵的盛孵期喷药,刚孵出的虫体表面尚未披蜡,易被杀死。
最好是加强检疫,严防引入带虫苗木?

蚜虫当春天芍药萌发后,即有蚜虫飞来危害,吸食叶片的汁液,使被害叶卷曲变黄,幼苗长大后,蚜虫常聚生于嫩梢、花梗、叶背等处,使花苗茎叶卷曲婆缩,以至全株枯萎死亡。

喷洒40%乐果乳剂1000~1500倍液,或80%敌敌畏1500~2000倍液,或50%灭蚜松乳剂1000~1500倍液可以短期抑制蚜虫灾害。
芍药的主要价值观赏价值芍药可做专类园、切花、花坛用花等,芍药花大色艳,观赏性佳,和牡丹搭配可在视觉效果上延长花期,因此常和牡丹搭配种植。
芍药属于十大名花之一,也可做切花。
食用价值1.芍药花粥做法是:选取色白阴干的芍药花6克,粳米50克,白糖少许;

用粳米加适量水煮熟,再放入芍药花瓣再煮2一3分钟即可出锅,加入白糖即成。
清爽可口,香醇诱人,饮用芍药花粥可以养血调经,治肝气不调、血气虚弱而见胁痛烦躁、经期腹痛等症?
2.芍药花饼清代德龄女士在《御香缥缈录》中曾叙述慈禧太后为了养颜益寿,特将芍药的花瓣与鸡蛋面粉混和后用油炸成薄饼食用?

此外,芍药花还可以制作芍药花羹,芍药花酒、芍药鲤鱼汤、芍药花煎等,制作方法简便,美味可口,功效颇佳。
3.芍药花茶芍药花茶的制作方法如下:摘取芍药花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,饮用时取一茶匙干燥花瓣,用滚烫开水冲泡,可调入冰糖,蜂蜜,绿茶,红糖等一起饮用;
另外芍药花生地茶可以养阴清热,柔肝舒肝,制作方法:芍药花2克,生地3克,绿茶3克,用开水冲泡后饮用!
药用价值芍药的根鲜脆多汁,可供药用!
根据分析,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,用途因种而异;

中医认为: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,它具有镇痉、镇痛、通经作用。
对妇女的腹痛、胃痉挛、眩晕、痛风、利尿等病症有效。
其他用途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!
根和叶富有鞣质,可提制栲胶,也可用作土农药,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!